Get Adobe Flash player

大行普賢菩薩

一、畫作介紹

         本幅係臨摹自西夏黑水城出土的亞麻製畫(註一)。依經典所記,常現「如滿月童子,頭戴五佛頂冠,…坐千葉寶蓮華,華下有白象王,象王足踏金剛輪,輪下有五千群象」之相,世稱「大行普賢菩薩」。 

二、普賢菩薩的故事 

(一)名號來由

       《悲華經‧諸菩薩本授記品》中云:「爾時世尊讚阿彌具言:…善男子,以是緣故,今改汝字名為普賢」。寶藏如來因轉輪聖王第八王子所發願,而授記第八王子名為「普賢」。 

(二)普賢菩薩的三世果位

       《大方廣如來不思議境界經》中云:「時有十佛剎微塵等他方諸佛,為欲莊嚴毘盧遮那佛道場眾故,示菩薩形來在會坐,其名曰…普賢菩薩,如是等菩薩摩訶薩,而為上首。」《悲華經‧諸菩薩本授記品》中云:「於未來世…有世界名知水善淨功德,汝當於中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號智剛吼自在相王如來,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。」普賢菩薩是古佛再來,將來仍然成佛,名智剛吼自在相王如來,今示現菩薩身,主一切佛的理德,行德,與般若自在的文殊菩薩智德,證德相對。 

      《大方廣佛華嚴經.普賢行願品》中云:「一切如來有長子,其名號曰普賢尊。」普賢菩薩輔助釋迦佛弘揚佛道,遍身十方,常為諸佛座下的法王子。能廣讚諸佛無盡功德,且能修無上供養,能作廣大佛事,能度無邊有情,其智慧之高,願行之深,唯佛能知。 

(三)普賢菩薩的道場

       《大方廣佛華嚴經‧菩薩住處品》中云:「西南方有處名光明山,從昔以來,諸菩薩眾於中止住。現有菩薩名曰賢勝(普賢),與其眷屬三千人,常在其中而演說法。」據說中國四大名山之一的峨眉山,是普賢菩薩示現教化眾生的道場。 

(四)普賢菩薩的願力

      《大方廣佛華嚴經.普賢行願品》普賢菩薩所說的十種廣大行願,其德目是:「一者禮敬諸佛,二者稱讚如來,三者廣修供養,四者懺悔業障,五者隨喜功德,六者請轉法輪,七者請佛住世,八者常隨佛學,九者恒順眾生、十者普皆迴向。」 

註一:原作為103.7×57.5公分,現藏於聖彼得堡之冬宮博物館;參絲路上消失的王國P.2111996年;國立歷史博物館編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