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三十三觀音之六 白衣觀音 一、畫作介紹 白衣觀音手印 雙手內縛,兩食指伸豎,指端相對成圓,兩拇指並豎。兩食指即是蓮花葉,兩姆指是為菩薩身而處於蓮花中。此即是以白衣觀音為本尊,祈請息災延命的修法(註ㄧ)。 觀世音菩薩在民間流傳許多經典,本幅係白衣觀音,以《白衣大士神咒》為背景,並搭配白衣觀音手印。通幅白色,只有頭光用淡藍色,蓮臺用淺粉紅色,如此搭配更顯白衣觀音的慈悲護祐眾生,表現《白衣大士神咒》中「人離難、難離身、一切災殃化為塵」之精神。 《白衣大士神咒》咒文中漢文及梵文夾雜,早在漢地流傳多時,家喻戶曉。雖然屬於民間信仰,內容卻是皈敬三寶以及皈敬觀世音菩薩。許多佛寺將此咒印成小冊子,內有白衣大士法相、咒文及六百個小念咒圈。因為誦持此咒而圓滿所願的眾生相當多,圓滿所願之後就會再印製小冊子送回佛寺,這也是促成《白衣大士神咒》廣泛流傳的原因。
二、民間傳說 完成蓮臥觀音(第七相)的法相後,潘和不覺恍然大悟,原來託夢給他的白衣尊者,就是觀世音菩薩,於是便請了有名畫工,將夢中所見的白衣人模樣描出,懷中又加上一個小孩子,世稱「白衣觀音」。潘和將白衣觀音的法相供奉在家。不久後,就如願生了一個兒子,善人有後,也不枉他一生信佛。此風一直傳到現在,江南一帶,凡是無子的人,往往向白衣觀音求送子,其實潘 和夢中所見的白衣觀音,手中並沒有抱孩子,給他的也不過是一顆白圍棋子。這抱孩子的法像,不過是潘和以意為之,讓人家見了,知道虔禮觀音,還沒有子嗣的人,也會得子罷了(註二)。 註ㄧ:參佛教的手印P.198;2000年;全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。 註二:參觀世音菩薩傳第三十三回。 |